软体机器人技术融合取得突破

打印派   2025-08-06 12:08:55

长期以来,软体机器人技术因其独特的柔性与适应性被寄予厚望,但受限于技术瓶颈和缺乏实际应用案例,其发展一直停滞不前。近日,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软体机器人领域取得一项重大突破,其研发的仿生驱动器为软体机器人的实用化应用铺平了道路,预示着该领域正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这项研究的核心成果在于,科研团队成功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出一种柔性驱动器,该驱动器巧妙地模仿了人体的肌腱和骨骼结构,能够实现接近人类肌肉的力量和运动。西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助理教授瑞安·特鲁比(Ryan Truby)表示,这项工作的目标是创造出兼具柔韧性和适应性的仿生机器人,将人造肌肉与类似骨骼和肌腱的部件有机结合。

该驱动器通过一种混合方法将软体机器人技术与传统电子元件相结合。其内部结构复杂而精巧,包含波纹管状结构、手性剪切膨胀轴、PLA固定装置、伺服电机、力传感器和折纸伸缩传感器等部件。正是这种创新的混合设计,使得该设备能够处理自身重量17倍的负载,并且其功率和能量密度远高于其他同类软体驱动器。

这一研究成果的意义在于,它打破了软体机器人“纯软”的固有局限,通过与传统电子技术的融合,有效解决了软体机器人力量和功能不足的难题。这不仅为软体机器人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可行的技术路径,也为未来在医疗康复、人机交互、工业制造等领域创造出更简单、更高效、更节能的设备奠定了坚实基础。

尽管软体机器人的全面普及仍需时日,但西北大学的这项创新研究无疑是该领域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向世界展示了软体机器人技术正在从概念走向现实,未来将有更多实用的软体机器人发明涌现,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便利。


0

38 0

发表评论

登陆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