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科学家3D打印钛合金突破 成本骤降29% 重塑航空医疗制造

打印派   2025-08-03 12:52:45

一项由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 University)研究团队主导的革命性研究,正通过先进的3D打印技术,开创新型钛合金制造的新篇章。这项突破性进展不仅有望大幅降低29%的生产成本,更将解锁传统合金在航空航天和医疗制造领域难以企及的材料性能,为高新技术产业带来深远影响。

长期以来,钛合金因其卓越的强度重量比、耐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一直是航空航天、医疗健康及体育等关键领域不可或缺的高性能材料。然而,以Ti-6Al-4V为代表的传统钛合金在3D打印应用中暴露出局限性,尤其是在打印过程中易形成柱状晶粒,导致部件在不同方向上出现强度不均的问题。这使得在追求材料极致性能的工业应用中,不得不额外添加其他合金元素来弥补缺陷。

RMIT大学增材制造研究员瑞安·布鲁克(Ryan Brooke)对此指出,尽管3D打印技术提供了更高效、定制化的生产方式,但在沿用“过时”材料时,其全部潜力并未被充分发挥,他形象地比喻道:“这就好比我们造出了飞机,却仍然只让它在街上行驶。”

为应对这一挑战,布鲁克及其团队在《自然》(Nature)杂志上发表了一项创新研究,提出了一种专为3D打印设计的合金新方法。该方法侧重于预测增材制造金属的晶粒结构,旨在指导新型高性能合金的设计。通过对非平衡凝固范围、生长限制因子和成分过冷参数这三大关键指标的深入评估,研究人员最终确定“成分过冷参数”是选择合金元素最可靠的指标。这一发现将极大地简化合金开发流程,显著降低迭代和测试所需的时间及成本。

这项研究的经济效益尤为引人瞩目。据报告,该团队开发的新方法比传统钛合金生产成本低29%。通过实现均匀的晶粒结构和增强的强度、延展性等材料性能,新合金的生产成本显著降低,使得钛合金在各行业的应用更为普及。航空航天和医疗保健等产业有望从更低的制造成本和维护费用中获益,从而推动相关技术和创新在多领域的广泛应用。

当前,虽然具体的新型合金成分尚未披露,但该研究团队正积极推动这些新型钛合金的商业化进程。此项进步不仅预示着增材制造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也与当前制造业追求定制化、高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的全球趋势高度契合。通过结合计算工具和实验数据,研究人员为更高效、更具效益的合金设计流程铺平了道路,有望彻底革新制造实践,驱动各行各业的创新与增长。

随着这项研究的不断深入,新型钛合金在3D打印领域的未来应用充满无限可能,必将对全球制造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0

22 0

发表评论

登陆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