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控分析技术从提出以来,发展速度非常之快,由于原有的微流控制造工艺主要源于半导体工艺,更适合于大批量的制造。而在研发阶段的小批量快速制造就显得成本过高,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借助3D打印的手段来实现芯片的快速制造。目前基于立体光固化及熔融沉积式的芯片打印都有较多的研究报导。我目前这一领域使用生物打印的手段来制造器官芯片将会成为一个研究热点。我们课题组也提出了包括熔融牺牲层等多个打印工艺,并研发了相应的芯片3D打印机。个人觉得3D打印微流控芯片后续有六大值得大力发展的方向:其一、从二维面芯片过渡到三维体芯片;其二、直接打印凝胶材质的微流控芯片;其三、针对微流控需要的3D打印工艺将会开发得到更多的重视;其四、基于打印工艺直接集成传感器及制动器到微流控芯片中;其五、基于3D打印的微流控芯片模块化组装;其六、纸芯片的3D打印封装,构成便携式POC系统。
1271 0
登陆后参与评论
2025-10-31 11:47:06
2025-10-31 11:43:51
2025-10-31 11:38:44
2025-10-31 11:34:17
2025-10-31 11:32:21
2025-10-31 11:30:41
2025-10-31 11:28:50
2025-10-29 11:23:23
2025-10-29 10:52:06
2025-10-27 11:06:26
2025-10-27 11:04:46
2025-10-27 11:0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