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柔性设备创新中心(iFlex)是该校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在2017年1月联合创立的,主要致力于柔性电子(器件和设备)方面的开发。而在最新的一项研究中,他们成功取得了一些进展,利用熔融沉积3D打印技术和形状记忆复合材料(由形状记忆聚合物和具有较高光热转化效率的炭黑组成)制造出了可用的光敏元件。
这种3D打印的光敏元件不仅比只具有平面或管状结构的普通刺激响应装置更复杂,而且能迅速对外界的光刺激做出反应,从当前形状恢复到原始形状。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形状记忆行为会受到材料厚度和光密度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是可以量化并计算的。更令人惊讶的是,阳光也可以有效刺激这种行为发生。
研究者表示,这项新成果或许可以成为仿生智能设备和柔性机器人这两大领域发展的重要助力。
542 0
登陆后参与评论
2025-09-15 11:33:33
2025-09-15 11:29:26
2025-09-15 11:26:46
2025-09-15 11:23:48
2025-09-15 11:20:01
2025-09-15 11:15:15
2025-09-15 11:09:40
2025-09-10 10:45:48
2025-09-10 10:29:04
2025-09-10 10:05:09
2025-09-02 11:50:31
2025-08-26 10:1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