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研究团队在机械工程副教授Guha Manogharan带领下,获得美国制造创新研究院与国防制造与加工中心150万美元资助,旨在革新机械与车辆金属部件的铸造方式。该项目隶属于国防部制造技术计划"IMPACT 3.0",总预算达450万美元。
尽管铸造技术在国防、汽车与工业领域持续发挥关键作用,但自2000年以来美国铸造厂数量急剧萎缩。Manogharan指出,将增材制造融入铸造流程将增强国家制造业韧性。
"宾州州立大学既拥有传统铸造资源,又具备增材制造技术优势,"兼任数字化沉积创新材料加工中心联合主任的Manogharan表示,"本项目将整合这些资源,显著提升增材制造增强铸造的能力。"
合作研究者、服务型企业工程Schmidt学者讲席教授Vittaldas Prabhu说明,虽然增材制造曾应用于铸造,但团队正开辟新路径:构建经过深度优化的仪器化铸造环境。"铸造是成熟技术,增材制造正在快速崛起,但将铸造厂升级为智能数字化平台完全是全新领域,"Prabhu解释道,"我们的目标是将铸造转变为互联制造服务,实现全供应链的实时洞察、预测性控制与自适应决策。"
数字化双胞胎铸造系统
团队开发的Digi-FOCUS系统将实体铸造厂与实时"数字双胞胎铸造厂"相结合。数字双胞胎通过传感器采集的打印条件、金属温度与熔融金属流速等数据模拟运营,这种反馈机制既能揭示铸造工艺改进空间,又有助于突破增材制造全面集成的技术壁垒。
机械工程助理教授Katie Fitzsimons指出,团队在机器人领域的前期研究将成为关键支撑:"我们在机器人系统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例如Digi-FOCUS中应用的技术——使系统能在复杂环境中实现反应式学习。"
多工艺集成与产业应用
Digi-FOCUS系统将支持砂型、陶瓷、聚合物、蜡材与泡沫打印五种增材制造方法及多种金属工艺。自适应机器人技术将实现检测与物料处理等任务的自动化。合作研究者Robert Voigt透露,最终实验设施面积将达4000平方英尺。
研究团队预期该系统的效率优势将推动产业应用。"我们在宾州州立开发的系统将成为未来铸造厂的示范模板,"工程学院设施总监Craig Dubler表示。
项目产业合作伙伴包括Donsco公司、3D Systems、Marotta Controls、Parker-Hannifin、Skuld、Element、Tethon3D及宾州州立大学铸造金属产业咨询委员会成员单位。
22 0
登陆后参与评论
2025-11-18 10:27:36
2025-11-18 10:25:04
2025-11-18 09:47:50
2025-11-17 09:27:16
2025-11-17 09:16:04
2025-11-17 09:13:17
2025-11-16 09:52:48
2025-11-16 09:46:08
2025-11-16 09:42:43
2025-11-16 09:39:24
2025-11-14 09:46:12
2025-11-14 09:3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