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可能重塑高端制造格局的钛合金3D打印技术,本周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RMIT)正式亮相。该校先进制造与材料中心今天宣布,团队通过“元素替代+微结构调控”双路径创新,成功攻克了传统Ti-6Al-4V钛合金打印长期存在的氧化敏感及柱状晶缺陷,首次在实验室环境下实现等轴晶组织可控生长,并将单件制造成本压缩近三成。
传统上,3D打印钛合金,尤其是常用的Ti-6Al-4V牌号,面临着两大挑战:一是复杂的制造过程易导致氧化;二是冷却过程中形成的柱状微结构会影响打印件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为了克服这些难题,RMIT团队开发了一种全新的制造方法。他们用一种专有元素替代了稀有且昂贵的钒,成功解决了传统工艺的局限性。
通过这一创新工艺,新制造的钛合金打印件形成了等轴微结构,确保了材料在各个方向上都具备均衡且可重复的机械性能。与传统方法相比,新工艺的生产成本降低了29%,同时大幅缩短了生产周期。
该项技术的成功应用前景广阔。在航空航天领域,它可用于制造更轻、更坚固的零部件;在医疗器械领域,可为植入物和假肢提供更具定制化和高性能的解决方案;在汽车工业中,则有助于生产高性能轻量化组件。
目前,研究团队已申请了临时专利,并正在积极寻求商业合作伙伴,以加速该技术的商业化进程。据专家预测,这项突破性技术有望在未来5至10年内投入实际应用,为全球制造业带来深远影响。
158 0
登陆后参与评论
2025-08-07 10:37:15
2025-08-07 10:21:47
2025-08-06 12:08:55
2025-08-05 12:48:25
2025-08-05 12:47:32
2025-08-05 12:45:41
2025-08-05 12:02:08
2025-08-05 12:01:04
2025-08-05 11:56:16
2025-08-04 11:31:18
2025-08-04 11:30:04
2025-08-03 12:5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