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大水法惊艳亮相圆明园文化创意市集 感受历史真实美景

lydiazhang   2017-08-08 11:58:55

圆明园文化创意市集位于绮春园天心水面,走进市集,各类产品充斥着圆明园元素。记者看到,圆明园最著名的大水法通过3D打印完整呈现眼前;圆明园的萌宠黑天鹅被做成了水杯、汤勺、靠垫和摆件;万方安和的“卍”字形状被做成了小朋友最喜欢的手指陀螺;出土瓷器上的并蒂莲纹样被制成了锅垫杯垫;出水芙蓉图案被画上了背包和靠垫。所有产品有的出自圆明园自主研发、有的来自名家大师,目前仍处于产品测试阶段,日后有望向公众出售,也会通过圆明园官方淘宝店和官方微店销售。

市集的另一侧还开起了“圆明园传习所”,市民可以在非遗传承人的带领下,亲手体验非遗传统项目。“在古代,插花十分讲究,有盆花、缸花等类别,都有着不同的蕴意。”在课堂现场,老师和学员们的面前都摆上了花盆和剪刀,旁边放着康乃馨、君子兰、树叶等植物,学员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完成插花作品。除了宫廷插花课程之外,圆明园传习所还开展了宫廷插花、宫廷团扇、手工抄经、古建拼装、绘制兔爷等项目,参与者可以零基础参与。市民可以通过圆明园微信公众号报名,选购文化套餐进行参与,价格在一百元到二百元不等。

市集还有圆明园VR系列产品,戴上VR眼镜,即可看到立体复原后的大水法、观水法、正觉寺文殊亭等,感受圆明园历史上的真实美景。

可见3D打印技术在文物保护方面的保护作用越发显著。众所周知,大多数的文物由于年代久远,尤其是那些处于室外的文物,在经过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风吹日晒后,大部分已经风化并且仍在继续风化,若不及时保护并获取文物数据,其风采将永远消失。

例如大足石刻景区对千手观音主尊的修复,也使用了3D打印技术,为主尊残缺部位的修复提供参考。

此外,3D打印对于文物的修复改进同样重要。例如在修复器物残缺部位时,传统工艺是用打样膏或硅橡胶对文物器物直接取样、翻模,再对残缺处进行修复。但在一些例如修复质地疏松的陶器等特殊案例中,传统翻模便不适合直接在其表面进行操作了。

实际上,3D打印不仅可用来修复、还原真迹,国外已有博物馆向游客提供3D打印文物模型的服务,很好的解决了博物馆纪念品匮乏的问题,同时游客也可以将“文物”带回家,供随时把玩。另一方面,随着3D打印进驻博物馆,也将令馆中从业者的知识结构与技能发生变化,令博物馆更接地气。

推荐阅读>>>3D打印文物复制品 让高冷文物从此触手可及

0

606 0

发表评论

登陆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