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利贝雷茨启动全球首座纪念性3D打印教堂项目

打印派   2025-08-07 10:21:47

在捷克北部城市利贝雷茨的“波希米亚兄弟广场”,一项开创性的工程即将破土:当地市政当局与捷克最大的建筑3D打印企业ECO3D今日联合宣布,将用增材制造技术“重建”149年前被拆除的基督教堂。若按计划落成,这座高22米、占地380平方米的哥特复兴式教堂,将成为全球首座完全采用3D打印混凝土结构的历史纪念建筑。

“这不仅是宗教空间的再造,更是数字建造技术走向文化地标级场景的里程碑。”ECO3D首席技术官米兰·科普告诉本报记者。项目团队将在现场部署两台龙门式混凝土打印机,喷头直径达40毫米,可在72小时内连续挤出纤维增强型低碳混凝土。整栋建筑预计由312层打印层组成,层间抗剪强度超过2.5 MPa,满足欧盟抗震规范。

据记者了解,利贝雷茨的原始基督教堂始建于1864年,1976年在战火与政治动荡中被拆除。此次重建并非简单复制,而是以点云扫描、BIM逆向建模与参数化设计为核心,在保留19世纪花窗、尖拱等视觉符号的同时,将墙体厚度从原1.2米减至0.4米,内部空间因此增加28%,可一次性容纳320名信徒。

为降低碳排放,项目采用本地回收的拆除废料作为骨料,水泥部分替代为粒化高炉矿渣,预计较传统方案减少35%的隐含碳。捷克文化部已为该绿色建造方案提供约180万欧元的专项补贴。

利贝雷茨市长雅娜·佐托娃在发布会上表示:“我们希望告诉欧洲乃至世界,数字技术不仅能提升效率,更能成为城市记忆与可持续未来的桥梁。”

按计划,地基施工将在今年10月启动,主体结构打印预计2026年春季完成,整体工程有望2027年向公众开放。届时,项目所有数字模型与打印参数将遵循欧盟开放数据协议公开,供全球学术及产业界研究引用。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增材制造实验室主任王立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评价:“欧洲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与低碳建造结合方面已走在前列。该项目的打印精度与结构一体化设计,对我国正在推进的‘数字孪生古城’及乡村宗教建筑修缮具有直接借鉴意义。”


0

77 0

发表评论

登陆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