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烧结感知拓扑优化技术革新金属粘结剂喷射成型精度

打印派   2025-08-01 11:06:42

3D打印,作为一项变革性制造技术,正持续在工业应用中展现其潜力。然而,在金属粘结剂喷射(Metal Binder Jetting, MBJ)领域,烧结过程中高达50%的体积收缩和形变一直是制约其精度与可靠性的关键挑战。传统上,工程师们不得不依赖反复试错或经验补偿来抵消这些不可预测的形变。现在,来自奥尔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带来了一项突破性进展,他们开发出一种“烧结感知拓扑优化”新方法,有望从根本上提升金属粘结剂喷射的制造精度。

这项由Christian Troelsgaard、Frederik Tobias Elmstrøm和Erik Lund三位研究员主导的创新,将复杂的烧结行为直接融入到结构设计初期的拓扑优化(Topology Optimization, TO)框架中。这意味着,在部件尚未打印之前,其设计就已经“预知”并抵消了烧结可能带来的形变。

该框架的核心在于一个定制的MATLAB有限元求解器,它结合了几何非线性有限元分析(GNLFEA)和Skorohod–Olevsky粘性烧结(SOVS)模型。通过这种方式,研究人员能够精确捕捉材料在高温烧结过程中的复杂力学行为。

研究团队对三种不同的目标函数进行了评估:最小化与参考形变的偏差、最小化柔度以及最小化偏应力功。每种函数都产生了独特的材料强化策略。其中,以最小化偏应力功为目标的设计,通过更均匀的材料分布,展现出对形变更强的控制能力。这预示着未来MBJ制造的部件将能实现前所未有的尺寸精度。

尽管目前该研究主要基于数值模拟,并仍需进一步的实验验证,但其所代表的范式转变意义重大。它将MBJ制造的精度提升从制造后的修正前置到设计阶段的预测性优化,有望大幅降低废品率,并显著提高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对公差要求严苛行业的可预测性。

这项烧结感知拓扑优化技术,无疑为金属3D打印领域的未来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使高性能金属部件的精确制造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0

86 0

发表评论

登陆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