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用3D打印护航 完成高难度骨科手术

lydiazhang   2017-09-20 10:26:44

四肢僵硬、走路不稳是得了什么病?症状越来越重怎么办?

市民赖女士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赖女士50岁,一年多前出现四肢僵硬、双下肢麻木等一系列症状,走路不稳,脚下像踩棉花一样。随着时间推移,症状日渐加重,她辗转多家医院,被诊断为胸椎管狭窄症。

手术风险极高 患者绝路逢生

据世界最新文献报道,胸椎管狭窄病人术后神经损伤症状加重病例高达30%,脑脊液漏等风险高达14%-45%,这些都远高于腰椎病和颈椎病,很多脊柱外科医生对胸椎管狭窄症望而却步,不敢手术,病人往往辗转多家医院却得不到彻底解决。

了解到这种病手术风险极高,有很大的截瘫风险,赖女士一直拖着不敢手术。但是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病情,赖女士左右为难。  

一则新闻给赖女士带来了希望。她在报纸上看到,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骨科三名工程团队”桑宏勋主任擅长脊柱手术,已先后完成了近两千例高难度的颈椎、胸椎手术。赖女士慕名来到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骨科求诊。

入院后,桑宏勋主任给赖女士完善了相关检查,确诊为胸椎管狭窄症、颈椎间盘突出伴颈椎管狭窄、椎间盘轻度膨出。病情复杂,除了胸椎多节段狭窄严重外,颈椎病也较重,手术难度极高。

反复在电脑上模拟手术操作

明确病情后,桑宏勋主任带领科室医生迎难而上。他们做好各项评估工作,多次与患者及家属进行详细沟通。 

术前,桑宏勋教授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3D胸椎管狭窄模型,带领助手们反复在电脑上模拟手术操作,并准备好了磨钻、超声骨刀、自体血回输等先进的手术设备。

    

手术中,只见病变的胸椎椎管就像多年失修的下水道一样,布满了增生的钙化骨组织,严重压迫神经,脊髓信号很难传导下去。桑主任带领科室的医生们小心翼翼地剥开病灶,像蚂蚁啃骨头一样,一点一点挖除已经长入脊椎的骨头,把压迫神经的增生骨质去掉。硬脊膜的破裂几乎难以避免,主刀医生就像走钢丝一样,小心翼翼,步步惊心。 

经过近5个小时的奋战,他们不吃不喝地坚持在手术台旁,终于将压在脊髓上的大山完全移除,脑脊液通畅了,脊髓立刻欢快地搏动起来。手术成功完成,狭窄的椎管得到了彻底减压,病人清醒后马上感到身体轻松,已经久违的四肢灵活的感觉终于回到了身上。术后第二天,患者四肢僵硬、下肢麻木症状就得到了充分缓解。

康复出院前,赖女士专门送来了锦旗表示感谢,她庆幸自己遇到了技术高超的医生,也希望有同样遭遇的病友们能像她一样幸运。

知多D

胸椎管狭窄症:疾病少见 病情多较重 

胸椎管狭窄症是胸椎管横断面减小而产生的胸段脊髓压迫综合征,多发于中年,其病因主要源于发育性胸椎管狭窄和后天退行性病变所致的综合性因素。

本病发展缓慢,起初多表现为下肢麻木、无力、发凉、僵硬及不灵活,双侧下肢可同时发病,也可一侧下肢先出现症状然后累及另一侧下肢。约半数患者有间歇性跛行,行走一段距离后症状加重,需弯腰或蹲下休息片刻方能再走。较重者存在站立及行走不稳,需持双拐或扶墙行走,严重者胸腹部有束紧感或束带感,胸闷、腹胀,甚至有呼吸困难、大小便障碍。患者一旦发病多呈进行性加重,快者数月即可发生截瘫。胸椎狭窄症患者的病程越长,术后疗效越差,所以一旦确诊应该尽早就诊。

0

401 0

发表评论

登陆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