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大西洋理工大学宣布一项新兴可穿戴技术

打印派   2025-08-13 11:00:04

爱尔兰大西洋理工大学(ATU)的科研团队近日宣布,他们成功开发出一种直接将功能性聚合物材料3D打印到可拉伸纺织品上的技术,有望将日常运动转化为可用的电能。这一突破性研究已在《纳米能源》(Nano Energy)期刊上发表,为可穿戴设备和物联网(IoT)传感器的供电开辟了新途径。

该跨学科研究团队由Aswathy Babu博士领导,在Suresh C. Pillai教授的指导下,解决了传统制造工艺中高温处理和聚合物与织物之间粘合性差的难题。通过使用低成本的熔融沉积成型(FFF)3D打印技术,研究人员将聚丙烯(PP)材料精准沉积在导电柔性织物上,制造出了高性能的纺织物基摩擦纳米发电机(T-TENGs)。

这种新型T-TENGs设备能够将机械运动,例如人体的行走和弯曲,转化为电能。测试结果显示,该技术具有高输出电压和电流、卓越的耐用性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

这项技术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可扩展性和成本效益,使得能量收集模块能够无缝集成到日常衣物中。研究团队指出,该技术特别适用于需要稳定供电的领域,如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环境传感器以及无需电池的IoT触摸感应系统。

该项目旨在利用人体运动这一可再生能源,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这项研究由爱尔兰研究基金会(Research Ireland)和英国工程与物理科学研究委员会(EPSRC)共同资助,其成果标志着可穿戴技术领域向更具可持续性和功能性的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


0

173 0

发表评论

登陆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