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Align Technology最新财报显示Invisalign增速放缓,但全球隐形矫治器市场正在经历更深层次的结构性变革,这为3D打印产业链打开了新的增长窗口。国外媒体日前发布的行业观察指出,隐形矫治器已成为增材制造(AM)在规模化定制领域最成熟的应用之一。
牙科技术专家Todd Ames曾用一句话概括这一趋势:“3D打印的最佳场景,就是大规模生产个性化产品;全球80亿人,每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患者,没有比牙科更契合的领域。”目前,用于制造隐形矫治器压膜模型的最快速方案仍是3D打印。
AM Research最新报告《3D打印在牙科2025:市场研究与预测》显示,2024年全球牙科增材制造收入已达52亿美元,占整个增材制造市场约三分之一;预计到2033年,这一数字将接近翻番至96亿美元。不过,报告也提醒,并非所有细分环节都以相同速度演进,产业链上下游的技术迭代、合规要求与成本控制将成为下一阶段竞争的关键。
随着材料、设备与软件生态的成熟,隐形矫治器市场正从“明星单品”走向“平台级解决方案”。对中国3D打印企业而言,如何抓住牙科数字化的窗口期,在合规前提下实现材料和工艺的本土化创新,将决定其在全球隐形正畸供应链中的位置。
255 0
登陆后参与评论
2025-08-19 11:20:43
2025-08-18 10:21:55
2025-08-18 10:18:53
2025-08-18 10:12:47
2025-08-15 08:52:30
2025-08-15 08:46:19
2025-08-15 08:44:27
2025-08-15 08:42:33
2025-08-14 11:40:38
2025-08-14 11:28:43
2025-08-14 11:25:24
2025-08-14 11:16:47